呈贡区 [切换站点]
安徽-铜陵市
广东-珠海市
广东-潮州市
广西-防城港市
甘肃-嘉峪关市
甘肃-金昌市
黑龙江-七台河市
湖北-鄂州市
湖北-随州市
海南-三沙市
江西-景德镇市
江西-新余市
江西-鹰潭市
内蒙古-乌海市
宁夏-石嘴山市
宁夏-中卫市
山东-日照市
四川-资阳市
山西-阳泉市
新疆-吐鲁番市
新疆-博尔塔拉州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
同城头条  >  本地  >  昆明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8家
昆明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8家
2022年12月05日 09:14   浏览:30   来源:家店WIFI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公示第二十五批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认定31家企业的技术中心为第二十五批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其中16家为昆明企业,包括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57家。


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管理部门,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技术进步的主要依托。

今年以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序开展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推荐认定及评价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其中,昆明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通过2022年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等55家企业通过昆明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昆明中车生产车间。


根据《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和昆明海关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在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工作中,予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经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其实施的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共同实施的“产学研”技术创新项目,省科技计划优先给予支持。



鼎邦科技

五大平台助有色金属冶金行业提质增效

目前,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邦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工艺、新装备主要应用于铅、锡、铜、锌等有色金属的分离和提纯,为全球有色金属冶金行业提质增效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6.58%,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鼎邦科技生产车间。


鼎邦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7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是一家专业从事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制取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真空蒸馏冶金技术的产业化研发和成果推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鼎邦科技2010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构筑“产品研发平台、中试平台、测试平台、信息化平台和人才培训平台”五大支撑平台,每年递增投入研发经费,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提供指导和技术咨询。


从锡铅、锡锌、锡铅锑等含锡合金中分离提纯锡,同时综合回收铅、铋等有价金属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鼎邦科技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后,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与昆明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云南锡业集团等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其中,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锡业集团、华锡集团合作研发的“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该项目中的“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工艺”解决了行业难题。通过该项目,鼎邦科技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新装备,解决了多个关键工程技术难题。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国内外建成42条生产线。


鼎邦科技加大研发力度,根据有色金属冶炼市场发展方向不断研发新设备、新工艺。近年来,该公司先后研发了“铅锡合金真空分离成套设备”“铅锡锑合金真空分离成套设备”等,新工艺及新设备销售覆盖全国10个省份,并出口西欧、东南亚等地。


企业技术中心的主要创新成果不断得到转化应用。近3年,鼎邦科技围绕“锡精炼硫渣综合回收”“粗硒物料真空精炼提纯”“多元锡基合金物料真空分离提纯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等七大课题进行研发,先后获13项发明专利、1项新型专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连续式真空蒸馏炉”为例,在云锡公司推广使用期间,该公司冶炼能耗显著下降,每年可节约电量消耗约600万元。相较于原有真空锡产品,Pb含量小于0.003%,其他重金属杂质含量大幅降低,有效提升了产品纯度。


目前,鼎邦科技正在完善实验室、设备等,通过各类激励制度集聚创新人才,并部署多个重点研发项目。未来5—10年,鼎邦科技拟以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真空法制备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开展“废旧电池裂解回收项目”“废电子材料回收再生利用项目”“海绵镉熔炼新工艺研究项目”等,为传统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提供示范。


星桥食品

自主研发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德胜桥豆花米线、誌囍小锅米线、三块一拾灌浆小豆腐,这些都是昆明有名的小吃。但许多人不知道,这几个小吃均为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桥食品”)部分合作联营餐饮品牌。自2013年成立以来,星桥食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成为省内投资规模、生产规模、标准化建设最完整的“米线+中央厨房”生产企业。


星桥食品加工车间。


星桥食品公司主要以鲜粮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深加工为主,向桥香园、青和小锅等百余个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及其昆明市场提供凉卤制品。近年来,该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云南农业大学—星桥—德胜桥 云南特色饮食联合实验室”,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创新项目。该公司成立至今,主持并制定泡菜、调味汁、干米线等9项企业标准,在生产工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014年,星桥食品成立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力量的多种形式合作,形成包括新产品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研究、生产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开拓及技术服务的研发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成立后,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星桥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结构上看,中心与科研机构、高校加强合作,加上自身的研发,实现肉制品及凉卤制品半自动机械化生产。同时,星桥食品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实时调整生产情况和结构,确保企业经营思想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进一步带动行业结构调整。


星桥食品实验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星桥食品在传统水米线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研发了自主技术,实现米线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达到无菌和高效生产,减少了米线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在环保方面,采用优质生物燃料提供热能,减少了普通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并率先在同行业中设立独立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了绿色生产循环体系。


星桥食品还完善了信息化建设。该公司搭建了ERP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财务管理模块、库存管理、安全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整合,高效管理市场、需求、订单、原材料采购、生产、库存等环节。


目前,星桥食品已完成米线加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微生物处理米线加工方法研发、米线营养成分及加工技术研发等研发项目,16项知识产权技术均在主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成果转化。202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7408万元,研发费用746.16万元,占比10.07%。今年,该公司配合云南省质检院、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修订云南省米线、卷粉、饵丝(块)地方标准,同时在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带领下新制定昆明市米线团体标准,助力云南米线提质增效。接下来,星桥食品企业技术中心将继续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力争到2030年获得发明专利15项以上,研发设备原值增加至1000万元以上,累计开发出50种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15%以上。


菌视界

工厂化栽培为智能化农业提供精准导航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的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菌视界公司”)金耳培植基地的无菌菇房,一排排整齐的白色菌棒上,长满金灿灿的金耳。这些金耳经工人采摘、包装、运输后,将出现在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菌视界公司是一个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和人才的孵化基地,全球唯一的智能化工厂栽培金耳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珍稀食用菌的驯化和栽培,已拥有全套自主研发的金耳工厂化栽培技术,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2项,菌种品种认定4个,正在受理的专利18项;建立了菌视界种质资源库,已有1000余份育种资源。


自成立以来,菌视界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目前公司组建了一支由教授、博士、硕士组成核心团队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并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科技研发工作,现已和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截至目前,菌视界公司已成功孵化出珍稀食用菌金耳工厂化栽培项目、野生羊肚菌驯化及栽培技术服务创新项目、珍稀食用菌裂褶菌工厂化栽培项目3个具有核心技术创新并极具竞争力的项目。


李荣春教授在观察金耳生长情况。


在金耳工厂化栽培项目中,菌视界公司通过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完成了金耳从品种选育、生物学特性明确、金耳转色基因控制机理研究(金耳最重要的商品性状之一)、工厂化栽培技术流程制定、金耳菇房生物、物理环境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开发。该技术实现了金耳的周年化稳定生产,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70%,生长周期缩短到40天,产品品质可控,产量大幅提升。目前,该公司工厂化栽培金耳鲜菇日产5吨,市场占有率为8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金耳工厂化栽培项目实现了珍稀食用菌从靠天吃饭到智能化的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提供精准导航。”菌视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被认定为2022年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激励,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建设珍稀食用菌智慧型工厂,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绣球菇工厂化栽培,预计到年底实现金耳鲜菇日产量达10吨,3年内实现金耳日产量达50吨、羊肚菌日产量达5吨、绣球菇日产量达5吨,进一步助推云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旭日丰华

加强技术攻关 致力科技兴企

2019年获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获评“云南省省级农村双创园区(基地)”、2022年被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旭日丰华公司”)致力于科技兴企,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等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原云耳1号、高原云耳2号、高原云耳3号”3个菌种已通过云南省省级专家鉴评,成为云南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木耳菌种。


昆明旭日丰华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农业高科技型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先后组织实施了以高原云耳菌种选育、集成栽培、特色优质新菌株选育技术、菌包生产、高原云耳产业发展以及生产过程设备运行稳定性控制技术等为内容的技术攻关,形成了以“旭潤莊園牌高原云耳”为主导的产品。2016年,昆明旭日丰华公司成立“旭日丰华高原食用菌研究中心”,建立了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在食用菌育种、栽培、生产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和持续性创新,开展了食用菌特色优质新菌株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高原特色特异特膳可追溯循环生态项目研究、富硒黑木耳培育方法的研究等10余项研究开发活动,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并将研发过程中形成的关键性技术申请了多项知识产权保护。


工人正在采摘黑木耳。


“企业技术中心成立后,我们公司从北方引用菌种、在南方驯化和云南野生菌种分离培育,培养出适合云南气候特点、转化率高的高原云耳新品种。”昆明旭日丰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品种污染率降低了,产量提高了,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可操作性强、示范带动广,能普遍推广,形成完整的技术产业链。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了更好地推进研发工作,昆明旭日丰华公司还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开发中心等科研单位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新产品的研发。


目前,昆明旭日丰华公司已开发出云耳黑翡翠、云耳1800、高原云耳、有机桑木耳、初生耳、榆黄菇、羊肚菌等产品,并已进驻海底捞、华润万家、OLE、天猫超市等餐饮企业及商超;在石林县自建食用菌种植基地3个,占地面积约100余亩,合同订单种植面积达200余亩,拥有1个专业化菌包生产工厂,1个国内先进的育菌生产厂和1个食品级包装厂。今后,昆明旭日丰华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以科技兴企,预计到2023年以自主研发方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7件、发明专利3件,公司总产值将达4500万元,带动更多农户通过食用菌种植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来源:昆滇经济

头条号
家店WIFI
介绍
推荐头条